圣地亚哥的科学家研究出一种方法,哄骗成年的埃及斑蚊把杀虫剂携带到它们的繁殖 地被,以杀死蚊子幼虫,从而控制登革热的传播。 成年的埃及斑蚊在其生命周期中必须在繁殖地和休憩地之间来回飞行。研究人员利用这一特性,将一种对成蚊不产生影响的杀虫剂喷洒在蚊子经常休憩场所。从而使 成蚊携带上这种杀虫剂达到它们的繁殖地,最终杀死其幼虫。这一方法所造成的影响是造成了95-100%的幼虫死亡,而正常状况下,幼虫死亡率只有 7-8%。
美联社报道,科学家首次利用蚊子的叮咬去传递抗疟疾的"疫苗"。 在一次小规模的试验中,研究人员让15名志愿者分成两组,其中10人进入"疫苗"组,另外5人进入对照组。所有人都服用三个月的能抵抗疟疾的药物氯喹,每 个人每月有一天暴露在12只蚊子叮咬之下,其中疫苗组的蚊子感染了疟疾,对照组的蚊子没有感染疟疾。研究人员是利用人体在多次接触疟疾寄生虫后能产生免疫 的原理,让"疫苗"组的志愿者体内产生抗体。三个月之后,志愿者们停止了服用氯喹,继续被感染疟疾的蚊子叮咬。结果发现疫苗组每个人都获得了对疟疾的免疫 力,而对照组没有。疟疾每年杀死200万人,多数为儿童。